文藝復興並不美:那個蒙娜麗莎只好微笑的荒淫與名畫年代
點閱:2159譯自:The ugly Renaissance:sex, greed, violence and depravity in an age of beauty
其他題名:那個蒙娜麗莎只好微笑的荒淫與名畫年代
作者:亞歷山大.李(Alexander Lee)著;林楸燕, 廖亭雲譯
出版年:2018
出版社:大寫出版 大雁文化發行
出版地:臺北市
格式:EPUB 流式
ISBN:9789869553223
EISBN:9789579689076 EPUB
分類:文化風俗人類  
附註:紙本書初版2018年4月
●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
內容簡介
《泰晤士報文學增刊》年度好書.義大利文藝復興史研究專家扛鼎力作
史學家低調不談的文藝復興黑暗史
為你揭露精緻視覺藝術背後的權力、縱慾與腐敗邏輯。
文藝復興被視為西方文化與藝術的黃金年代,
米開朗基羅、達文西、波提切利等英雄般的藝術家讓古典文化重生,
在如天堂般的城市創造出曠世傑作……
但真實的情況是:
‧漫步佛羅倫斯街頭時,可能會被住戶隨意傾倒的屎尿攻擊
‧藝術家創作的動力源自暴力、私慾、歧視與衝突
‧藝術贊助成為權力階級美化自我形象與贖罪的手段,品味最高的藝術鑑賞家,往往是當代最狡詐殘暴的人
‧教會利用「信仰」斂財,教會職位成為人們競相爭奪的肥缺,教廷成為家族企業
‧猶太教被視為否定基督神性的異端邪說,藝術家大展長才,在作品中鼓吹反猶太情結,˙致使社會氛圍充斥著徹底排斥,甚至殲滅猶太「威脅」的惡意。
‧傲慢的佛羅倫斯人無視義大利以外的世界,將土耳其人與穆斯林描述成天性邪惡、野蠻、殘暴的種族;至於大西洋的民族與土地,則完全不值得藝術圈著眼,攤開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、雕塑與文學作品,地理大發現彷彿從未發生。
◎要真正了解一個時代有多偉大,不能只看美好的一面
就史實的層面上來看,只看文化美好的一面,刻意忽略醜陋面是相當不妥的,因為這讓高雅文化與社會現況有了造作的區別;就人類的角度來看,這樣的傾向也剝奪掉這時期令人興奮、深切刻畫、真切的驚奇。既然藝術立基於人的創造力,就不能忽略隱藏在文藝復興神聖光環下,人性最真實的情感,無論美好或是醜陋。
「比起站在奧林帕斯山頂的天神以雲朵造出天使,身在陰溝底的人類不放棄仰望星空,才真正撼動人心。」──亞歷山大‧李(本書作者)
本書揭開過度崇高、神聖榮光的布幔,檢視藝術家日常生活最赤裸的一面,以及其身處的領域,如何混合著優雅與暴力、文化與苦難;執政者、銀行家與教會間的緊張關係、憤恨不平,如何化為文藝復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;文藝復興時期的人,對於義大利以外的世界,又是如何的不理性與充滿偏見。
唯有能欣賞文藝復興時期失序醜陋的一面,才能讓文化成就的廣度更加清晰,才能真正領略藝術家與文學家能在這個充滿恐懼、苦難、歧視、與偏狹的時代,還能夠創作出如此傑作,直至今日仍令人大嘆其才華與美感,是如何不可思議的輝煌成就。
作者簡介
作者簡介
亞歷山大‧李 Alexander Lee
英國華威大學文藝復興研究中心研究員,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文化與政治專家。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畢業後,於愛丁堡大學進行博士研究。曾任職於牛津大學、貝爾加莫大學與盧森堡大學。
著作包括:
‧《政治的盡頭:三分勢力、重整與中央地帶爭奪戰》(The End of Politics: Triangulation, Realignment and the Battle for the Centre Ground),與T. R. 史坦利(T. R. Stanley)合著。
‧《文藝復興?觀照歐洲的延續或斷裂,c.1300-c.1550》(Renaissance? Perceptions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 Europe, c.1300-c.1550),與P. 派波爾德(P. Péporté)和H. 斯尼克特(H. Schnitker)共同編輯。
‧《佩脫拉克與聖奧古斯丁:古典時期學術研究、基督教神學與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根源》(Petrarch and St. Augustine: Classical Scholarship, Christian Theology, and the Origins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)
譯者簡介
林楸燕
淡江大學英文系博士班畢業,學術專長為中古世紀英國文學和歷史與莎士比亞戲劇,現任教於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,亦為思倍斯翻譯工作室譯者。著有《關於人生,莎士比亞的神回覆:來自莎劇的105個經典語錄》(悅知文化)
linchiuyen@gmail.com
廖亭雲
目前就讀於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,正在朝專職譯者的人生目標邁進。
聯絡信箱:tingcloudyy@gmail.com。